閱讀習慣與考試成績之間的微妙關係

  有些焦慮的家長會問:「我的孩子已經被學校的功課、考試與測驗,忙得透不過氣來了,怎能再叫他花時間去閱讀課外書呢?」

  我明白在中國人的社會中,學生要面對很大的升學及考試壓力。但是大部分人過度誇大了學生為考試應付出的努力,而且非常缺乏安全感,好像孩子若不用百分之三百的努力去投入公開考試的準備,就一定完蛋了。但一天到晚只是重複又重複做同一件事,內心容易對它生厭,效果也不一定好,大家應明白到有責任感和有條理的孩子,若能用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去應付各類考試,已經足夠有餘了。

  如果父母不是過度焦慮,而讓孩子將百分百的時間放在考試的操練上;如果孩子能用百分之二三十的時間,去多閱讀、多探索考試範圍以外的知識,只會有百益而無一害,他們不但在整個閱讀過程中充滿樂趣,還可增加知識。現實一點說,孩子會不知不覺從不斷閱讀中自我增值,在各類考試中無意地用上了從不同書籍裏學到的知識。另外,又因他們的語文能力比沒有閱讀習慣的學生高,他們解答的試題答案內容一定更充實,用語更明白流暢,令老師另眼相看!

  另一方面,沒有閱讀習慣而只會死記硬背教科書及筆記的學生,即使他們的記憶力很好,能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搬字過紙,他們的答案也只會中規中矩,頗難出類拔萃,因為他們的視野與理解能力都被內容有限的教材框住了。而且大家也許聽說過,世界名牌頂尖大學的入學面試,所問的問題皆天馬行空、不拘一格,所要求的答案更要有創意及批判思考能力,那又且是那批只會應付考試範圍的學生所能面對的挑戰?在這個情況下,語文能力良好及常識豐富的考生,即那些飽覽羣書的年輕人,才有機會突圍而出。

  我一向對「課外書」這個名稱很反感。我認為學習就是學習,開卷有益,特別是語言學習方面,學生自動去看中英文書,就是在學習,而且是內容更廣泛,更有益的學習,有誰認為科學家、發明家、領袖、作家……是只讀與考試範圍有關的東西而能造就的?新一代如今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,唯有終身學習,才能在個人的專業及修養兩方面都取得不斷的進步,而閱讀的習慣與能力,才是終身學習的基礎。例如理科或醫科的學生若有良好的閱讀習慣,自然能速讀大量有關他們專業的最新資料,提升他們的競爭力。若他們同時也熱愛文學的話,就會令他們的人生更豐富多彩。

  以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而言,成績優異的學生,幾乎都是勤奮的讀者!這也證明了近代大腦研究的理論十分正確:人在閱讀時,腦中會因文字描述而產生生動細緻的形象,而且會作出預測,想辦法去解決難題,產生個人的聯想,個人的情緒亦得到適當的舒緩。而成績不好的學生,大部分都是一看見書和文字就害怕的那批人,他們或許不笨,只是沒受到適當的引導。我做推廣閱讀講座時曾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,有一位退休校長去教會做義工,發現了一個成績又差又頑皮的孩子,校長與那孩子接觸之後,知道小孩對恐龍有興趣,就找了一些有關恐龍的書與他共同閱讀。不料一讀之下,孩子的興趣來了,自始愛上了閱讀,慢慢地他的學業成績與行為也大有改善。這令我更加相信閱讀習慣是學習不可缺少的基礎。

 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,真實的人生有比考試更多的難題,如果把全部的時間和心血都放在考試上,萬一孩子遇上別的難題,就會缺乏應變的技巧和能力。他會頓時不知所措,變得迷茫混亂,甚至灰心沮喪。但是一個飽覽羣書的人,首先他的眼界已開,有些難題即使他本人沒有親身經歷過,但在書本上已讀過,並知道書中人物可以作出甚麼回應。他會比較懂得如何參考書中的知識,再加上自己的判斷去面對和解決這些難題。

  台灣作家張曼娟曾説:「閱讀是給孩子一道護身符,令他們面對困境時有較強的抗逆能力。」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。而且中西古今的出色作品中,都向我們展示了甚麼是愛和美善,正義與勇氣,幫助我們去了解人性與社會,去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,為自己的生活去作出適當的判斷與選擇。閱讀的習慣對孩子的生活如此重要,難道不值得讓父母在以考試主導的教育制度中,抽出一些時間多做親子閱讀的活動嗎?